森趣阁【sen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为帝国开疆扩土,将目之所及的无主之地统统变成他们的合法领地,已成为这个国家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成为这个国家民众热情的宣泄口,乃至成为这个国家内阁政府是否合格的重大考量因素之一。”

荷兰东印度公司汉洲业务高级主管迪梅奥范德霍斯特站在船舷边,看着侧前方一字排列的商船在汹涌的印度洋面上划开一道道波痕,披荆斩浪地朝东南方行驶,海风呼呼,白色的海鸥盘旋于船桅之上,似乎在引领着这些海上巨兽穿越时空,抵达传说中——哦,应该是现实中的富裕大陆,心中感慨万千。

“可能很多齐国人会理所应当地认为,他们就是掌握海洋以及整个世界统治权的民族。这不是因为齐国在世界上拥有大量的领地,也不是因为他们相信齐国人有任何生理上的优越性,更不是他们相信有神圣的使命让他们注定伟大。所有的这一切,皆因他们所据有的强大实力,因为他们明显是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巨人。”

“德霍斯特先生,你是指船队中那艘满载排水量达一万二千吨的东方号吗”荷兰东印度公司汉洲西南主管简德里森轻声问道。

“是呀,真让人难以置信,这艘巨轮的装载量是我们这艘金色玫瑰号的十几倍。”德霍斯特说道:“齐国人所据有的技术和恐怖工业生产力,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渺小。齐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也是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我的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这些画面:齐国人在凝视着放出火光的熔炉、火车飞驰的轨道、蒸汽船和铸铁的桥梁,凝视着他们的印刷机、工厂、机械织布机和蒸汽铁犁时,一定是感受到手中握有的是普罗米修斯之火。他们可能坚信这么一点,有了技术,他们就可以做到一切,甚至可以重塑整个世界。”

“德霍斯特先生,我同你一样,对这个国家充满了敬仰和膜拜。”简德里森附和道:“是的,齐国人正在统治海洋,假以时日,他们可能会也统治整个世界,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强大实力足以支撑他们去实现这个目标。不过,我还是认为,齐国人突然夺占波旁岛,似乎有些过于急切了点。很明显,在波旁岛的问题上,齐国人的举动一定会激怒法国人,继而遭到他们的报复,说不定会牵连到我们联省共和国。”

“作为印度洋的主人,齐国人觉得法国的行为着实冒犯了他们,是对他们的帝国权威一种挑衅。”德霍斯特将身上的毛呢大衣紧了紧,以抵御湿冷的海风,“早在二十多年前,齐国人就将整个印度洋当做他们的内海一样经营,理所当然地将其划为帝国统治势力范围之内,不容任何外来者侵犯。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们东印度公司就已经充分意识到,印度洋是齐国的洋,我们所据的殖民领地迟早要被齐国人拿走。令人庆幸的是,齐国是一个非常文明,也是一个非常讲究国际秩序的国家,在获取我们的殖民领地时,给予了公司相对优渥的对价。英格兰人,葡萄牙人也如我们一样,对自己的实力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相继退出了印度洋地区。”

“而法国人……,呵,他们太过骄傲,也太过自以为是,总以为法国的荣光可以照耀全世界。但他们从未认真考虑过,他们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根本不足以确保他们在海外殖民领地的安全。此前,英格兰人可以隔着一道浅浅的英吉利海峡的保护,频繁挑战法国的威势,袭击并夺取他们的海外殖民领地。而齐国,海上实力更甚于英格兰,如何会容忍法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挑衅若是,法国人想要对齐国发起报复,除了整治一番境内的齐国商人和众多买办代理,根本无法伤及到齐国的核心利益。”

“是呀,傲慢的法国人。”德里森闻言,也是撇撇嘴,“他们迟早会因为自己的愚蠢和自大,遭到齐国人的沉重一击。”

提及法国人,荷兰人总是又怕又恨。

因为,自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国人就一直觊觎尼德兰的财富,哦,当然,还有尼德兰的土地和人口。

当年,为了击退法国人的入侵,尼德兰人不惜掘开海堤,淹没自己的大半国土,才堪堪阻止了法国的吞并计划。

尽管那位狂妄的法国君主已经故去二十多年,但法国上下仍旧未消去对尼德兰的贪婪之念,一直在寻找机会,在某个时候,会再度向尼德兰伸出魔爪。

两年前,波兰王位继承危机,法国趁机向奥地利人发难,若非联省共和国发出严厉警告,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军事动员,说不定法国人又要将军事目标放在奥属尼德兰地区(其实,法国人为了避免多线作战,一直将进攻的目标放在洛林和北意大利地区),威胁联省共和国的安全。

为了应对法国的军事威胁,荷兰除了加强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合作关系外,还积极联络丹麦、瑞典、普鲁士、西班牙和英格兰(因为英王领地汉诺威位于临近的德意志地区,使得英格兰拥有拉拢的价值),试图构建一个宽泛的军事同盟,从而维护自身的安全。

因而,在1734年8月,当齐国驻欧总代表谢道仁提出邀请一些“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的国家”,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盟机制,以便在法国实施对外侵略扩张时,可以“彼此协调一致”、“共同履行集体防卫”,立时应允下来,并首先与齐国、爱尔兰两国秘密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

本来,以荷兰人的意愿,最好再拉几个欧洲大陆国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以便可以分担荷兰人的陆上军事压力。

因为,在面对法国人入侵时,总不至于让齐国人万里迢迢地从汉洲本土派兵来救吧

若是那样的话,等齐国人做好军事动员,然后再将军队装船运抵欧洲,至少大半年过去了,哪里还来得及救援。届时,恐怕只能巴巴地赶来为荷兰人收尸了。

爱尔兰倒是距离荷兰本土较近,但以他们的实力,在法国人面前估计连三个回合都走不下来。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有效的办法,那就是邀请齐国在荷兰本土大量驻军。

但是,这个举动将会极大地刺激法国人的神经。

因为,驻军荷兰本土的针对性太明显了。

在欧洲,谁不知道荷兰与齐国关系极为密切,好得像穿了一条裤子似的。若是齐国在荷兰本土部署大量军队,明显就是为了保卫这个国家,防范法国的入侵。

这必然会造成齐法之间严重的军事对立,甚至会激起法国的战争欲望,促成他们提前发起对尼德兰地区的进攻。

当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齐国驻军荷兰本土,这费用该由谁来承担。

要知道,齐国在印度、波斯、爱尔兰等国家地区派驻的军队,所需费用可都不是由帝国户部全部承担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华娱调教师》《秋燥》《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新顶点小说网】《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大道朝天》《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剑阁闻铃

天才一秒记住【森趣阁】地址:sen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