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文急了

“可让人找过”

“已经找了,大娘子为此还专门去了北市,让沈庆之帮忙,目前仍旧没有消息。更新最快”

“随我回去。”

杨守文不再嗦,立刻带着杨铁成直奔铜马陌。

此时,天色已经昏黑。

铜马陌乱成一锅粥,杨氏失魂落魄坐在客厅里,看到杨守文回来,忙迎上前来。

她手里拿着一封书信,一脸焦急之色。

“兕子,我在幼娘的房间里,发现了这封书信。”

杨守文立刻接过来,就见封皮上写着大兄亲启的字样。幼娘的字体,有点从杨守文,颇有颜体的气质。特别是在习武之后,使得她的笔迹更有几分凌厉。

杨守文和幼娘在安南近半载光阴,如何认不得幼娘的字迹

他心里一动,忙拆开信,仔细阅读。

那信的内容倒是不复杂,简单明了。

其大意就是,当杨守文见到这封信的时候,她已经离开洛阳,在前往长安的路上。

幼娘不想做无用之人,想要帮助大兄。

小高说,此次前往长安,非常重要,所以我决定和张九龄一起去,也可以保护他的安全。

请大兄莫要担心,幼娘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孩子,能够照顾好自己

杨守文看罢了书信,脸通红

原以为幼娘已经打消了念头,可没成想

他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外走。可是没等他走出府门,却见一队车马在门外停下。

“青之,要去何处”

上官婉儿从车上走下来,看着杨守文,厉声喝问。

对上官婉儿,杨守文素来尊敬。

不仅仅因为她和杨承烈之间的莫名暧昧,也因为上官婉儿一直以来,对他的关照。

虽心急如焚,可杨守文还是按耐住了性子,上前行礼。

“随我进来说话。”

“可是”

“我知道你要做什么,张九龄和小高在午后已经离开了洛阳,和幼娘在金镛城汇合之后,前往长安我亲自为他们送行,想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过了谷城。”

“啊”

杨守文忍不住急了,低声道:“姑姑,你明知长安一行凶险,何故让幼娘前去”

“这,对她有好处”

上官婉儿拉着杨守文的手往里面走,来到杨氏面前后道:“大娘子放心,幼娘奉太子之命公干,前往长安去了。你不必担心,过些时候,她就会平安的归来。”

杨氏也认得上官婉儿,知道她身份不一般。

心中,虽然仍旧有些担忧,但已不似之前那般的紧张和慌乱。

上官婉儿带着杨守文,直奔后宅八角楼。

在八角楼内坐下,她示意杨守文稍安勿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3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