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本打算田地做好后就建木墙的,但黏土的出现,让我急切的想喝汤,吃炖肉。
我得先做出一个陶锅来,改善族人的饮食条件,还能熬制兽皮胶,有了胶可以做反曲弓,甚至复合弓。想着就流口水,说做就做!
先得要建一座窑炉起来,可是我从没有见过窑炉,只能想象着建了。我在黏土附近选了一土坡,准备利用地势挖个土窑出来。
没有专业挖掘工具的情况下去挖土坑确实是件很费力的事,费了半天时间才挖好窑炉底部。窑炉成椭圆形,长一米五,宽一米,分为火塘和烘焙室,烘焙室高出火塘二三十公分。
炉底挖好后太阳已经落山,我只得次日再继续修建,希望不要下雨。
在挖土窑时偶尔会有族人来围观,这群人中有一个忠实的观众从头看到尾,到后来还加入了我的工作。
我准备带些黏土回山洞先做一些锅的泥坯出来,等窑做好就干的差不多,可以直接烧了。
想叫这位忠实的观众帮我带些粘土,但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能直接说道:“你帮我一起带些黏土回山洞去吧!”
“族长,我叫斟土(真土???)”他乐呵呵的看着我说道。
对此我有些尴尬,连这唯一一位忠实观众的名字都不知道,只得歉意一笑重新对他说:“斟土,帮我一起带些黏土回山洞去吧!”
夜里我坐在小堆篝火旁边,捏制土锅,斟土似乎很喜欢玩泥巴,一直好奇的坐在我旁边观看。
没有转盘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像样的砂锅。没办法我只能做盆了,我一共做了五个盆,斟土按耐不住也做了一个,手艺还不赖。
在手捏的情况下,盆的外形不堪入目,我不得不在盆上抹少量水,用竹片在表面展平滑,才勉强看着舒服。但陶盆的整体圆润度是掌握不了的,等这几个烧制成功了要想法做个转盘出来。
天蒙蒙亮我就兴奋得睡不着了,赶紧起床。到洞外一看,发现昨晚下雨了,慌忙冲下去看我的土窑。
还好建土窑的地方黏土含量比较多,土窑还保持原型,只是火塘积满了水,新田里也积了一些水,这下石白就不用灌水泡田了。
我把火塘里的水舀干后,接着用手在湿软的窑壁上抹了个遍,再用竹片展平,这样窑建好硬化后就不容易掉渣破损了。
之后是给窑封顶,这是一个技术活!顶部得是弓形才能封住,我不得不做一些土坯砖出来。
为了保证砖的大小一样,我叫祁木给我做了几个模具,另外让他给我烧制大量的木炭出来。
在做砖的时候,斟土屁颠屁颠的来了,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免费劳工。泥砖做法简单,将黏土掺上少量水拌匀,放在模具里压实就可以了。
泥砖之间的粘合剂利用自身的粘合性就可以了,砌砖时顺便把烟囱也做好。
土窑一做好我就用柴火烧窑硬化窑身整体,窑火烧了一上午。下午窑顶完全硬化后我弄了大量泥土覆在上面,以增加土窑保温性能,有益提高窑内温度。
土窑是准备好了,祁木的木炭还没烧够。他制作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将柴一堆,点上火,柴都烧成碳后用水一泼就成了,但是得到的碳却少很多,很多木料都烧成了灰烬。
我不得不改进下,先将木柴堆好在四周放好火绒,用泥巴将柴堆敷圆,掏出四个点火口,顶部再掏个烟囱。
等火烧起来后将顶部盖上,只留四个点火口。待木柴全部燃烧起来后将所有点火口封住,这样获得的碳量会提高很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