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

第24章筹措资金

“恩斯特爵士,如果你没有异议的话我们就可以签署这份协议了。”

恩斯特最后一次仔细查看了一下协议内容,将自己的名字签署了上去。

来者是普鲁士王室的人,最近普鲁士国内为科隆—明登铁路私有化吵得不可开交。

这就表明普鲁士王国正在不择手段的筹措战争资金,而同样是条大鱼的恩斯特就落入普鲁士眼中。

毕竟现在黑兴根财团在整个德意志都是明星企业,手下有规模不小的银行,一家世界级的日用品公司,黑兴根烟草……

恩斯特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的巨量财富自然引人瞩目,好在恩斯特确实是个贵二代,没有什么草根崛起的励志经历,和同时代白手起家的天才相比,确实不怎么显眼。

但是财富是骗不了人的,尤其是普鲁士王室最清楚,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恩斯特的客户。

现在普鲁士王室代表到恩斯特这里的目的不言而喻,相较于卖掉铁路这种战略性设施,还是先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

科隆—明登铁路是普鲁士最早兴建的铁路线路之一,1833年开始设计,1859年全部建成,成为普鲁士铁路系统的枢纽。

该铁路项目的建设初衷是将鲁尔地区的煤廉价地运送到普鲁士的工业生产基地。

事实上,科隆—明登铁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普鲁士政府主导的大型公共基建项目。

普鲁士政府直接购买了17的原始股,并以1400万泰勒来担保该铁路债券以3.5%的票面利息发行。

作为回报,政府可以分期买入该公司的流通股,并最终成为该铁路的唯一股东,完成渐进式的国有化。

铁路国有化是普鲁士的战略决策,因为普鲁士看中铁路的运兵和输送物资能力。

但是眼下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矛盾激化,普鲁士政府高层积极准备战争。

而战争离不开财力支持,科隆—明登铁路就是这样一个背景下被拿出来讨论的。

俾斯麦对奥地利的战争准备,需要大约6000万泰勒的总额。

筹措这样一笔天文数字的战争费用的重担就落在了布雷施劳德的肩上。

其实,早在1862年12月,布雷施劳德经过仔细计算和反复考虑,就曾提出过极具争议性的科隆—明登铁路私有化的方案。

其方案的核心部分就是,与其政府在1870年出巨资全面收购铁路公司的股份,从而对财政形成巨大压力,不如普鲁士政府以放弃国有化为代价,立刻就可以从铁路公司拿到一笔补偿金,同时放弃对债券利息的担保,可以马上盘活1400万泰勒的部分保证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赛博朋克:2075》《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绝境黑夜小说网】《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岁岁平安》《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重生之贵妇》《嫁给铁哥们》《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恶的呃呃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