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中年时代》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
八十年代的人小时候都是无聊的,至少对于一个村里的孩子,能玩的东西不会太多,基本上都是具备猴子的属性,不是下河抓个鱼,就是上树掏个鸟窝,或者到野外打个兔子什么的,偶尔有个敲锣打鼓的场面一定是赶上庙会或者逢年过节了,无论什么时代背景下,大家都会玩的兴高采烈的,追星的概念还不太成熟,满脑子的都是三侠五义或者岳飞传之类的故事,偶尔年轻的大叔也会来两个荤段子,算是给未来一代做科普教育了,能玩的嗨的一定得有两把刷子,起码运动能力得出众,当时并不流行什么培训班或者武术学校,只是十个或者几十个人的把式场子,教拳的师傅们也是各干各的,其实不会有太多争执,毕竟都是以农为业,以武为副业的,甚至连副业都算不上,但是会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嗜好,为什么叫嗜好呢,那会师傅还是比较痴迷武林高手的。
对于一个80后在那个把式场子里肯定算不上年龄大的,师兄们多数都是70后,不过这优势和劣势不是年龄决定的,而是时代本身决定的,70后到了20岁的年龄都是要成家立业的,如果这个方面不能得到应有的经济收入,那么逐步都在慢慢的放弃,所以多数人都是三四年一批一批的弃武从商,或者是弃武从农,或者都随着经济的浪潮到外地打工去了,相反80后的孩子们情况要好一点儿,起码还有饭吃而多数都是小学生,反正有个地方锻炼身体是好的,而且那个年代都是喜欢打打闹闹,也不用有那么多的法律责任问题,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强身健体,包围自己。
全国的武术状况是什么样子我现在也不甚了解,对于河北地区的武术圈子还是了解一些的,总之就是三个字:多而杂。就我们这个村当时的状态,有东西南北四个把式场,三个属于传统的,一个靠近现代的,传统的分别是红拳、梅花拳、太极拳,现代的主要教授散打和跆拳道,只是那会对于这种现代的教拳的不感冒,第一、就是收费问题,有严格的学院范儿;第二、那会练传统功夫的格斗能力很强,散打和跆拳道没有什么实战优势,因为这些连传统的都是打出名声来了的。当然这些也促进了后面的发展,在90年代末纷纷开启了办武校的路,现在都是武校里的老师或者是校长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贾晓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