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两排火铳奏效之后,祖大乐的手下兵勇并没有一拥而上,哄抢军功,他们军纪严苛,始终追随在祖大乐身后,祖大乐的长刀挥向何处,他们就将撕杀与鲜血带到何处。
徐鸿儒引以为傲的信众部队在关宁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就连徐鸿儒也未能幸免,他为了鼓舞士气,冲杀在一线,却被突如其来的两排火铳击中,虽然他身披坚固的铠甲,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可是毕竟距离太近,火铳的冲击力过大,将徐鸿儒击倒在地,险些昏厥过去,好一阵都没有站起来。
好在白莲教徒忠心耿耿,他们搀扶着徐鸿儒且战且退,一路往曲阜城外赶去。**山的战役由是步入尾声。在徐鸿儒的“中兴福烈帝”的旗帜被砍断之后,农民军很快作鸟兽散。
但是朱由检并不满意,因为祖大乐没能擒住徐鸿儒。
“他们往曲阜城外逃去了。”祖大乐汇报道。
朱由检当即命令祖大寿、祖大乐兄弟一鼓作气,率军杀出**山,到开阔的曲阜城外跟农民军决一死战。
祖家兄弟感觉责无旁贷,他们翻身上马,率领骁勇善战的关宁军一路追杀着逃亡的农民军,感到了曲阜城外。
曲阜城外,因为徐鸿儒抽调了大部分精锐部队去设伏,所以农民军围攻曲阜城的战役暂告段落,曲阜知县孔闻礼迅速带领城内的乡勇登城,犒赏士卒、抚恤伤员。正在这时,孔闻礼忽然面色大变,他望向城外,看到农民军正在集结!
“他们又要攻城了!都打起精神来!”孔闻礼声嘶力竭的吼叫道。
守城的将领孔大钊连忙赶来,他俯身眺望,却感到事情不同寻常,“叔,不对,他们好像不是要攻城的样子。”
曲阜城乃是儒家圣地,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出于拉拢士子的意图,统治者们令孔子后人时代在此城内繁衍生息,故而城内多是孔氏家族中人,几乎人人沾亲带故,孔大钊喊孔闻礼叔叔倒也不奇怪。
孔闻礼怒道:“胡说八道,不是攻城,他们集结军队做什么?”
孔大钊说道:“他们的确是在列阵,但似乎针对的是**山方向,而不是曲阜城。”
“**山?莫非是援兵到了?”孔闻礼惊疑不定。
孔大钊说道:“赵颜大人倒是派兵来过几次,但从济南府发兵怎么会从**山方向走过?”
他们被围困在城内将近两个月,对外边的情况两眼一抹黑,并不清楚朝廷已经调集关外精锐步骑入关了!
忽然,**山方向铁蹄震震,一股铁甲洪流从山口处倾泻而出,直扑严阵以待的农民军阵列!
“那是什么?”
孔闻礼大惊失色。
孔大钊眯起眼睛,极力眺望,说道:“他们升起了旗帜,上头写着一个‘信’字!”
“信字旗帜?”
孔闻礼低下头,他在琢磨着,可并没有答案,山东境内并不曾听闻有这么一号军队,即便是京畿地区的三大营内也没有这么号军队啊。
明代的军队番号多以部队诸将的姓氏为号,当然逼格更高的是朝中那些勋贵们出征,因为他们有世袭封号,所以用不着以自己的姓氏为番号,直接用自己的封号为旗帜!譬如张维贤若是挥师远征,军队的番号就是一个大大的“英”字!
但是土木堡战役之后,帝国的勋贵们就很少有机会带兵打仗了。
“还有这个姓氏?信?”孔大钊有点儿想不通。
就在叔侄俩为这支军队的来历犯愁的时候,农民军的阵列就已经被这支骑兵给冲垮了。城外足足有三四万的农民军,但刚一个照面,就被这支数千人规模的骑兵给冲撞的七零八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