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

二人,正同坐战舰,顺着黄河而下。一万五千赵军坐着战舰,正沿河而下。

从黄河上游造船伐唐是李元吉向李重九提出的建议,并取得了采纳。当初李元吉的计划就是在汾水入黄河之处,建造舰队水师,再沿着黄河顺流直下,直接借由渭水或者是广通渠直抵长安城下。

这条水运路线,在春秋时,秦国曾经利用过。当时晋国灾荒缺粮向秦国借粮,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答允了,派粮船从秦都雍城出发,运输万斛粮食,沿渭水至黄河,后再改汾河漕运,运至晋都绛城。运粮的白帆从秦都至晋都,水陆八百里,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书称此为泛舟之役。

所以李元吉这个建议十分有见地,对于一贯利用水路运兵运粮的赵军而言十分有用,若是以舟运粮,这一次伐唐就可以免除二十万民役奔走于路上为大军运粮的辛苦了。李重九开始听闻时,甚至不敢相信是李元吉拿出的方案。

李重九将李元吉建议拿至中书省讨论,看看是否可行。但最后中书省却否决了李元吉的方案。

因为现在渭河已是不比,当初渭河了,河道淤塞严重,根本不足让大船经过,后来隋文帝杨坚开通的广通渠,又太远了,必须从潼关绕路。所以派大军从黄河上游乘船,攻打长安被认为不可行。

但是后来张玄素看了李元吉的计划,却大受启发,提出了一个替补方案,认为可以在黄河上游造船,改由水陆夹击蒲津关。攻下蒲津关后,利用战舰在黄河架设浮桥,以便让大军渡过黄河。

这个方案被李重九欣赏,认为是可行的。所以去年尉迟恭在李重九授意下,攻下河东三郡,夺取了汾河入口。然后李元吉,李瑗即移师到这里,打造舰船。

现在李元吉,李瑗率领一万由唐军降军改编而来的兵马,还有薛万均五千骁卫军一并,坐船而下,直逼蒲津关。而另一面尉迟恭,罗士信,苏定方三将挟攻下绛州之势,率三万兵马也是由陆路逼近蒲津关而来。

当初张玄素水陆夹击的战略构想已是达成了。

但对于唐军守将程咬金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未完待续

240033211732484

第八百四十三章佯装分兵

蒲津关,在战国时期,魏置关于此,防备河西之秦国,也曾叫蒲阪津。秦国时,秦始皇驰道,从咸阳北出栎阳道,即蒲津关道,此道可以从咸阳直抵晋阳。

到了汉朝时,开始在蒲津设关官,以讥行旅。三国曹操西击马超,韩遂,而令大将徐晃、朱灵渡过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徐晃给曹操写信,说眼下我军盛兵屯于潼关,而马超不复别守蒲津,知其无谋也。

开皇时,隋朝都关中,对于蒲津关交通防守十分重视,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并在河中建城,名为中潬城。古文中水中沙的意思为潬。所以中潬城取名,就是建城于河中沙上的意思。

待李重九的车驾,从闻喜抵至蒲津关关前时,对于蒲津关的水陆夹攻已展开两日。

城下战鼓擂动,在众将幕僚的簇拥下,李重九登上高台向远方眺望。

但见浊黄色的黄河从远方奔流而过,在黄河河面上,浮着上百艘乌黑色的战舰。这些战舰正沿河而下猛攻,河中的中潬城。

主持进攻的大将是李元吉,李瑗,但见李元吉亲自持戟,站在船头上,呼喝指挥左右士卒。前排舟船抵近城下,站在船头上的赵军弩手,以火箭不断射入中潬城。中潬城之内已是数处燃起了,滚滚黑烟。

在水面上,李元吉又命赵军舰队,行船逼近城下,以柴堆配之火油,掷入城下进行焚城。城中唐军亦是拼死出城抵挡。拦截赵军火船,并将赵军射入城中的柴薪。丢出城外。

中潬城上的激战十分惨烈,而在陆地上也是一般。

从两次攻赵没有成功后。李唐就加强了对蒲津关的防备,去年就征伐了五万民夫,将蒲津关重修了一遍。并且在四门之外,又各加筑了六个坞堡,在坞堡之外又修筑了一层黄土夯筑的土墙加实,成了一个城中有城的割据。

对于李唐费力修筑的坚城,就算是以罗士信之勇,苏定方之谋,尉迟恭之雄。赵军三员名声赫赫的大将猛攻了两日之下,依旧没有撼动蒲津关的防御。

而当初李重九给三人下达的命令,是三日内渡过黄河,而今日已是第三日,他们三人,加上李元吉,李瑗随流直下一共四万五千大军,也是着了急,当下朝蒲津关发动最猛烈的攻势。

高台上看去。但见在激战最距离的东门之处,上万赵军摆出的攻击阵容,仿佛波涛起伏的海洋,前排士卒顶着巨盾。次排士卒拿着强弩,后面士卒则是举起攻城云梯,向城下抵去。

最外面的一层夯墙。早被赵军拆毁了一半,士卒轻易从中间涌过。而东门之处。唐军修筑的六个坞堡,也被赵军攻陷了三座。剩下的三座上面,赵军士卒也是正蚁附攻城。

大将尉迟恭坐镇于夯墙附近,指挥攻城。

至于其余的赵军人马,在罗士信,苏定方的带领下向东门的唐军发动进攻。在蒲津关的城墙上程字大旗高高飘扬,不断有滚木擂石从城头砸落,攻城的赵军冒着箭矢,登城进攻。

赵军进攻十分猛烈,但是唐军在兵力劣势下,也是打得十分英勇。

李重九看了一阵,对左右道“你们看唐军在东门前沿修筑的六座坞堡,十分有效地分割了我军进攻兵力了。让进攻城墙的我军人马,不能集中在一起,阵势受到破坏,这样打下去也是徒劳无功,唐军守城大将是何人”

“程知节,又名程咬金。”

李重九恍然道“原来是此人。”

这时候,快马向高台疾驰而来,一名骑兵跳下马向李重九禀告道“陛下,在黄河西岸,发现李唐大军,并且还有李唐皇帝的旗帜。”

听此赵军众将不由震动,李世民居然亲临蒲津关了,这是要与李重九在黄河边决战的打算。

李重九在高台上朝远眺望而去,但见果真在黄河西岸,陡然出现无数军旗,遍目内都是一番烟尘滚滚的景象,声势似乎十分好大,只是间隔太远,看不清有多少兵马。

李重九心道“若是李世民真来这里驻守蒲津关,那么之前为何又那么轻易放弃绛州。没有绛州,再守蒲津关,岂非十分被动。”

李重九向姬川道“西岸太远,我军无法侦查,不知敌军具体兵力,但朕看这十有是李世民的疑兵之策,他的主力不会这里。”

一旁张玄素道“陛下,微臣也是如此认为,李世民若是真在蒲津关堵截我们,这与苦守长安有什么区别。我军只要与他对峙于黄河东西,那么待到王君廓的西路军抵达之时,李世民将无疑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他不会出此昏招。”

虞世南道“可是我们也不能猜测没有啊,若是李世民真的率主力在西岸,那么我军贸然渡河强攻,就有被唐军半渡而击的危险。”

说到这里虞世南顿了顿向李重九道“唐军早在蒲津关守备,以阻止我军西渡黄河,若是拖延下去,对于进军不利,微臣斗胆向陛下建议,绕开蒲津关,从绛州南下至龙门关渡河,从禹门口至韩城,再经郃阳至同州,攻打长安。”

听了虞世南的话,李重九听了沉思起来。

虞世南的建议,是从蒲津关上游的龙门关渡过黄河。龙门关就是鲤鱼跃龙门之处,从这里进兵不是不可以,但是路线却被拉长了两百多里,同样粮道和补给线也是绕远了两百多里。

虞世南话音刚落,张玄素就当即反对道“陛下,蒲津关,乃是关西之要冲,河东之辐辏,若是攻下此关,关中震动,岂能因为惧难,绕道别路。”

姬川道“蒲津关难攻,不是一时罢了,眼下我军主力齐集于城下,二十万大军破此小城,不费吹灰之力。至于对岸李世民,微臣认为就算他真到这里,也不需担忧。”

李重九听张玄素,姬川的意见,也是赞同道“我同意张,姬二卿的意思。不过虞爱卿的意见,却给朕启发,传令李元吉运载薛万均五千人马,在龙门登岸,佯装出我军分兵态势。实际上我军仍主攻蒲津关”未完待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幸福来敲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护心

护心

九鹭非香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历史 全本 59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