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追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知是因为某只蝴蝶轻轻扇动了翅膀,还是因为这个世界本就是平行宇宙中的一处奇异架空,许多原本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物,竟然在此方天地凭空而生。

当代衍圣公孔崇君,便是其中的一位。

码头遇袭的消息传来时,这位活了九十岁的老人,正身处祠堂,预备冬至日的祭祀事宜。

他出身于孔府北宗,早年曾对元朝上奏表示臣服,以其威望号召天下儒生为新帝效忠。

然而,当仙法降临世间,孔崇君敏锐地洞察到时代的巨变,毅然决然地南下,投身于崖山正统之师。

在风起云涌的北伐征程中,孔崇君以卓越非凡的内斗智谋,巧妙击溃了在衢州根深蒂固的孔府南宗,进而将其重新整合,最终奠定了他独一无二的衍圣公地位——

之所以称他独一无二,是因为在往昔岁月,天下曾一度有三位衍圣公并存,分别效忠于金、元、宋三国——

孔家凭借着其超凡脱俗的地位,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垂青与拉拢,这也是他们敢于多方下注、游走于各国之间的深厚底气。

因此,大宋仙朝巍然崛起后,孔崇君便顺理成章地,继续担纲儒家精神领袖。

凭借“子曰”般无可比拟的威望与影响力,他再次振臂高呼,号召天下儒生,为蔽日无邪真君与仙朝的繁荣昌盛,献上他们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忠诚。

孔圣人的后裔亲自涉足修仙之道,这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与引领。

一时间,儒生们如同群雁归巢,纷纷响应号召。

然而,命运弄人,他们最终翘首以盼等来的,却是科举废止的旨意。

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让天下儒生的宏愿瞬间破碎。

不仅他们的前路变得迷茫不已,更为严重的是,孔家的地位也因此变得摇摇欲坠:

仙朝若不再需要读书人,那孔崇君这个儒家精神的象征,又怎能继续稳坐其位?

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似乎在一夜间变得微乎其微的孔崇君,再次展现出高明的政治智慧。

他看出杨太后隐有牝鸡司晨之心,遂将当年呈给忽必烈的奏章巧妙重写,保持原意的同时更加隐晦,以此暗中劝进。

经过三日的漫长等待,待杨太后的内侍前来当面斥责,并罚他闭门思过一年时,孔崇君明白——

自己这一次的赌注又下对了。

孔家并未因科举制的废除而衰落,反而在杨太后的暗中支持下,愈发兴盛,远胜早年。

时至今日,孔家族修数量已超过二百,仅次于陆家,成功由儒学世家蜕变为孔氏仙族。

尽管成就斐然,孔崇君的内心仍常感怅然若失。

“老夫自幼沐浴圣人教诲……然时至今日,我究竟是一位秉承祖训、传承学问的智者,还是一位在权力漩涡中巧妙周旋、游刃有余的赌徒?”

他时常这样自问,却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

亦或许,《论语》的智慧之海中藏有解疑的钥匙,但多数时候,他选择了视而不见。

总而言之,如今的孔崇君,虽已年近九十高龄,但为了孔家的存续,正在进行第三次博弈。

“族长,那王璟山会不会一时冲动,找上门来与我们为难?”

孔崇君闻言,并未抬头,只以手中的笔在祭文上轻轻划过,留下一条遒劲有力的墨迹:

“此子已收了三条人命作为交代,明日我还会亲自登门,将越州产业悉数奉还。他有何理由寻衅?”

“可是……今日净土寺的僧人杀了他的手下,这难免不会让他迁怒于我等。”

一位族老忍不住插嘴道,神色中透露出极大的担忧。

孔崇君听闻此言,露出一抹深不可测的微笑。

那皱纹交织的嘴角,与八日前在钱塘县那失魂落魄的形象,简直恍如两人。

“这便是我要给王璟山上的第一课:不逾矩。”

说罢,他将手中写好的祭文轻轻铺在案上,动作既威严又气度,仿佛正享受着他身为孔家族长的巅峰时刻。

“临安乃仙朝首府,是各方势力交汇之地。无论是处理事务还是分配利益,都需遵循一套既定的规矩。

“即便王璟山修为高深、剑法独步天下,也不能将朝堂视为他快意恩仇的江湖。”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老夫此次让步,将孔家产业拱手相让,这并非软弱,而是‘长者赐’。

“借助民间声势对他进行打压,则是要让他领教我江南士家,恩威并施的手段,从‘不辞’变为‘不敢辞’。”

“若他非愚钝之辈,往后便会明白,在这临安城中行事,必须遵循我们的规矩。这规矩,便是他立足之根本。”

老人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既为这座祠堂增添了几分暮气,也给这帮族老吃了颗定心丸。

但方才那名神色中透露出担忧的族老,迟疑了一会儿,仍然问道:

“若他愚钝,想不明白呢?”

“他既追查到净土寺,想必已经得知我孔家的态度。”

孔崇君扶着把手,缓缓坐定,泰然自若道:

“他若气血上头要来,大抵便是今夜。而老夫已将家族修士全部召集回府,必让此子知晓何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之理。”

此言原出自《荀子·王制》中的名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仙侠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阵问长生

阵问长生

观虚
幻阵、困阵、杀阵、谜阵、绝阵、大阵、仙阵,构万千阵道。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衍诸天阵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神识证道,悟阵法飞仙。一念济天下,求道问长生。(传统仙侠,阵法流,成长流,首订四百到均订一万二)
仙侠 连载 512万字
我的模拟长生路

我的模拟长生路

愤怒的乌贼
仙道何其难!更何况这个被一场瘟疫彻底改变的修仙界!凡人身带疫病,仙人一旦接触,轻则修为下降,重则还道于天,于是仙凡永隔;仙法不可同修,整个修仙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黑暗森林;……李凡穿越而来,虽有雄心万丈,却只能于凡尘中打滚,蹉跎一生。好在临终之时终于觉醒异宝,能够化真为假,将真实的人生转为黄粱一梦,重回刚穿越之时!于是,李凡开始了他的漫漫长生路!第二世,李凡历时五十载终权倾天下,但却遍寻世间而不见仙
仙侠 连载 645万字
乌龙山修行笔记

乌龙山修行笔记

八宝饭
一本乌龙山散修的日常修行流水账,记录修行生涯的点点滴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既然一开始就成了一名最底层的散修,还是以匪号著称的乌龙山散修,刘小楼只能认命,在名门大派占据的天下苦苦挣扎,只为一块灵石、一枚灵丹、一件法器、一株灵草而忙忙碌碌。生活的柴米油盐,修行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由人自品,唯一不变的,是一颗为求长生的向道之心。
仙侠 连载 76万字
我向大帝借了个脑子

我向大帝借了个脑子

渣土车
陈洛发现自己可以捡死人的脑子。于是他去墓地捡了一个死去大帝的脑子,决定先借来用一下。别人还在为怎么炼气烦恼,如何筑基成功的。陈洛已经开始考虑大乘的第九十九套方案了。【已完本高订破万两本,新书启航,求支持!】
仙侠 连载 275万字
我以机缘觅长生

我以机缘觅长生

火药很沉
一鲸落,万物生!世间最强大的“龙”和“仙”都将死去。压制在世界无数宗门和修士头顶的大山都将散去,至尊之位空缺……修行最好的时代来了!人人皆可问鼎长生!四方大域,海外仙山,三千大漠,万国之国,枷锁尽去,前所未有的煌煌大世降临了!————草剑印、五雷印、解注印、心想事成印、鸿运齐天印……万法争鸣。古老的生灵苏醒,年轻的天骄涌现,血脉强横的龙子纵横四海……到底谁能渡过彼岸,到达长生之巅?————顾远携带
仙侠 连载 95万字
真灵九转

真灵九转

水急流
修仙之路,逆天而行,绝争一线。陈渊为求长生,持神秘玉珏,引星光灌体,纳真灵精血,修不朽金身!……凡人流,杀伐果断,无系统。
仙侠 连载 1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