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

朱高煦神情恍惚地走出乾清宫,一直到了宫门口都还没回过神来。

今日入宫面圣,不是为了去云南就藩,远离这些是非漩涡吗?

怎地就被朱棣那坑儿贼给忽悠瘸了,还接了监国这个烂摊子?

朱高煦很是不爽,却又不敢发。

毕竟那坑儿贼是永乐大帝,大明江山的真正主人!

眼见宫门在前,为他领路的宦官突然停下了脚步,一脸殷切期待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见状有些不解,满脸狐疑地环顾四周,随即一拍脑门想了起来,从衣袖中抓了几颗金豆子递了过去。

“谢二爷赏!”

宦官动熟练无比,一看以往朱高煦就没少干这事儿。

宫人都知道,太子府出了名的抠门,汉王府却是出了名的富裕。

毕竟汉王藩国在云南,云南这地方虽然是穷山恶水,却一向多出金矿。

虽然汉王没有前去就藩,但云南的地方官员又不愚蠢,每年大箱小箱的东西送到汉王府中,尤以金子为多。

所以这汉王爷的金豆子,在宫人里都是出了名的多。

瞧见宦官这谄媚笑容,朱高煦也有些慨叹。

都是可怜的人啊。

若是生活过得去,谁愿头上带点绿……谁愿挨那一刀,做个阉人呢?

不过大明王朝一直饱受诟病的地方,便是宦官乱政,真要论及出处,还真是朱棣所为。

太祖朱元璋一向不喜欢宦官,在位期间将宦官边缘化,甚至立有铁律防范宦官干政,建文帝也瞧不上这些腌臜之人。

但靖难之役的成功,宦官发挥了令人侧目的巨大用,如燕王府宦官王彦王狗儿,靖难大战中屡立战功,现如今成了首任辽东镇守太监,深得朱棣器重。

这就导致朱棣认为,宦官为皇帝的私人仆役,直接听命于皇帝,对皇帝绝对忠诚,可以皇帝做任何事。

所以,他给宦官们的信任,远大于朝臣士大夫。

加上朱棣即位之初,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导致朱棣亦对朝廷大臣多不信任,所以他更愿意相信这些宦官。

于是朱棣一反太祖关于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甚至后面还成立了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东厂。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罢了。

小宦官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朱高煦,顿时低声提醒道:“二爷,到了。”

朱高煦这才被惊醒,但他转念思索片刻,突然道:“带我去东宫。”

……

东宫太子府。

朱高煦还没进门,就看到一群太子府属官被锦衣卫押了出来。

好在这些属官品级都不大,都是些绿袍官员。

按大明制度,官员公服一至四品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

朱高煦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清楚这不过是朱棣那个坑儿贼对太子的敲打罢了,所以并不太关注。

然而一众太子府属官见到汉王朱高煦,顿时就如同见到了仇人一样,分外眼红。

原本安静的众人,立马就高声喧哗了起来。

“冤枉,冤枉啊!”

“佞臣当道,蛊惑圣听,我等冤枉啊!”

“皇上,我等冤枉啊!”

朱高煦听见这些哀嚎,顿时眉头一皱,停下了脚步。

佞臣?

这是在说自己吗?

他看着眼前这些恨不得咬死自己的太子府属官,慢悠悠地向带头锦衣卫招手。

“那个谁,这是什么情况?”

带头锦衣卫小跑着过来,谄媚笑道:“汉王爷,我等是奉陛下旨意,缉拿太子府属官,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哦,果真是敲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