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森趣阁】地址:senquge.com
在魏越已作出最恶劣应对方案的同时,董卓则来到兰台。
盟友之间偶尔捅几刀子本是常事,如之前双方保持和睦一同压制关东联军气势的时候,董卓则是小手段接二连三,先是策反河内守将李傕想借李傕来控制河内、河东,充当盾牌悬在头顶以抵御魏越随时可能砍下来的刀子。
再然后就是孟津之战大破袁绍,使吕布进驻河阳津一事了。
现在魏越小小捅他一刀子,本就是该有之事,理所应当。
只是这小小一刀子却直接切中大动脉,直接废了董卓对内压制西州军各派系,对外讨伐关东联军的核心骨干:心腹大将华雄。
而魏越疑神疑鬼认为内外势力勾结要图谋自己,董卓也有类似的顾虑,毕竟两个人上位手段无异于摧毁朝廷原有的资源分配体系。引发关东联军讨伐,其实是一种必然,不管派哪些人去当郡守,也压不住关东联军爆发的势头。
关东联军想要的,除了恢复原有的分配规则外,还想拿到更高更大的份额!
怀着最后的期望,董卓来到兰台见蔡邕。
董卓来时,兰台一众士子正纷纷奉蔡邕之名前来告别,他们在兰台所誊抄的书册作为临别赠礼,由蔡邕亲手托付,并给与学问上的指点。
蔡邕不清楚这批人今后能否为国效力,又能否传承蔡学学统,他已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危险降临之前将这批种子撒出去。
“太傅,这是何故?”
董卓明知故问,他也是一知半解,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蔡邕恐惧双方翻脸提前让一众学生出逃,可哪有这么光明正大出逃?
他疑惑不解,蔡邕暂停手头工作,与董卓来到空阔台阶处,语气幽幽回答:“昔年扬祖有言,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今老夫观雒阳局势将有大变,为存学问根本,故不得已为之。”
董卓神色微变:“太傅所言之大变,难不成会危及南宫、兰台?”
“不可不防。”
蔡邕双手负在背后,远眺南方高耸的平城门门楼:“都督华雄意外战死,出乎各方预料。实则,华雄败亡也在早晚之间,追究根本,想来董司徒也是了解的。”
董卓脸色难看,谁会无聊到魏越那个地步,仿佛知道会有雒阳政变一样,用敌人的血肉,乃至是自己的血肉以不计本钱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可堪大用的嫡系、心腹军官团队。
甚至魏越麾下派系虽有但多是新立,除了基本的新旧、地域小派系外,根本没有第二方势力。其内部矛盾几乎微不可察,外人根本无法刺激、利用魏越麾下小小的派系矛盾;不像董卓,内部派系矛盾大的惊人。
甚至眼前华雄之死,就有西州军派系力量或明或暗的进行推动、促成。
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典型的如李陵兵败,该给的战马没有拨付,该有的援军也按兵不动,活活被耗死。
董卓麾下主力将校出自西凉,如郭汜、张济、樊稠、胡轸、杨定乃至是李傕都能算是凉州西部出身,这批人跟周慎、及韩遂叛乱的湟中义从、那一批豪强、军官的关系更亲密。
正是因为周慎被张温阴谋杀死用来顶罪,韩遂受张温欺骗发动兵变清洗了所部叛军大小头目,这些大小头目可都是西凉豪强、军官。故而雒阳政变驻屯关中时,皇甫嵩不敢动手,西凉一众武人无人收编,被董卓得了便宜。
就嫡系来说,当年关中战场上董卓除了嫡系三千余人外,就剩下东凉州武人、豪强以及一众东羌、杂胡义从部队与他亲近。
董卓杀张温立威,其中因素很多,比如张温诱导韩遂发动兵变又不予兑现,令西凉州武人、豪强受到极大削弱,正值壮年经验丰富的一批西凉州武人就那么齐刷刷的死在韩遂兵变中,现存的西凉州武人一个个沾亲带旧,谁不恨张温?
再加上张温牺牲周慎,令西凉州武人失去朝中代言人和领袖,这种仇恨岂能轻易抹除?
华雄一死,董卓不仅失去了深入压制、击灭关东联军的战斗力,也将失去对内部的掌控。派系力量爆发,他无法镇压调解,处理不好有被反噬的可能。
魏越担心董卓怒不可遏,西州军同仇敌忾发了疯一样的向他的河北扑来,破坏他的百年大计,不得不做出迎战准备。
这场还没开始的战争,一开始他就已经赢了,只要守住黄河一线,他不仅能耗死董卓,也能同时耗死关东!
之所以有种种顾虑,就是担心各种意外情况。
意外只是托辞,如华雄之死虽意外死在关羽手里,可华雄今天不死在关羽手里,明天进军颍川与关东联军决战时,也有可能会意外跌落战马被践踏而死,甚至巡视军营、防线时被小股关东联军斥候‘意外’突击杀死。
说到底董卓内部的权力体系太过脆弱,没有替补的人物和方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雄霸三国》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