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

朱棣在北平打磨多年,心性早已成熟,不是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了。

见朱元璋问起,心知这是爹的考量,稍斟酌,才道:“刚才听毛大人所言,凉国公和他的义子之间关系应当紧密,无缘无故绝不可能发生争吵,其中必定有不为人知的缘由。”

“你觉得这缘由是什么?”

朱元璋一拉鱼竿,依旧一无所获,他并不恼怒,重新上饵料,再度抛竿。

浮漂在水面沉浮一阵,很快便安定下来,荡起的涟漪四处扩散,最终到了朱元璋脚下的水面。

朱棣看完全程,随后继续道:“能让凉国公如此上心的事情,除了儿臣继太子位外,别无其他。”

他说的非常直白,没有拐外抹角,听得毛骧脖子一缩,这问题他自然也能够想到,但是身为臣子,这样的话不能够从他嘴里说出来。

而今由朱棣亲口来说,效果自然不同,陛下对蓝素来不满,如果能够凭借此事趁机扳倒凉国公,想来也很符合陛下和太子的期许。

只不过仅仅这个原因并不足够,想要将凉国公蓝拉下马,还需要更多的筹码,否则朝堂之上的淮西勋贵必然会心中不服,很可能引起变乱。

“老四,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朱元璋自是能够想明白这些,只不过他心思暂且不再朝政上面,故此懒得费心费力,干脆将问题直接抛给朱棣,反正这皇位迟早也要让出去,先让朱棣得到充足的锻炼,也未尝不可。

“儿臣以为,凉国公蓝乃朝廷勋贵,战功赫赫,如果冒然处置他,必定会引起其他勋贵心中反感,对大明江山的安定极为不利。兵法上也说,如果敌人弱小,可直接鲸吞,消灭其有生力量;但如果敌人实力强大,则可以蚕食,缓缓图之,先削弱其羽翼,在灭其核心,如此一来,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朱棣和蓝,同为军事上的天才,对于战争的把握,绝非常人能够相比。

但二者的脾气性格颇有差异,从而导致二人在看待问题上角度截然不同,蓝刚猛有余,然而丝毫没有圆润之处,就像是一柄没有护手的锋利长剑,不仅杀敌,还会伤己。

朱棣则不同,镇守北平这么多年,曾经的毛刺早被摩擦干净,再加上姚广孝、徐妙云等人的细心打磨,收敛了很多杀性,多了几分圆润。

因此,面对朱元璋的考量,朱棣头脑通明,不急不缓,抽丝剥茧,将心中所想描述出来。

他并不担心朱元璋会因此反感,即便远在北平,他布置出去的内应眼线,也能将应天的情况一一告知。蓝看似尊崇,实际上早为爹所反感,之前是大哥在,爹这才留下蓝,而今大哥病逝,这一把没有护手的锋利长剑,也到了该入土的时候。

再者说,蓝乃是开平王常遇春一系的淮西勋贵,与朱棣背后的中山王徐达本就属于两个派系,无论开平王和中山王的关系如何,他们毕竟不是同一个人,利益关系自然会有所差别。

朱棣心中有一杆称,朝堂之上的利益集团他拎得很清楚,有些臣子,注定是他拉拢不了的,比如说以蓝为首的部分淮西勋贵,以及他那两个便宜哥哥,还有一部分则是很难拉拢,比如以刘三吾为代表的文臣,诸如黄子澄,齐泰等。

因此,自被册立为太子之后,朱棣时常感到忧虑。他基本盘全在北平,在应天根基很浅。

以中山王徐达为首的那些淮西勋贵,这些年里死的死,杀的杀,剩余的部分不是太多,要不就是在朝堂之上没什么发言的权利,指望勋贵们和文官斗智,朱棣脑子还没这么糊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银楼吃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