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森趣阁】地址:senquge.com
韩寒曾说冰心的散文他看不下去,我当时特别有共鸣——终于有搞文学的人敢明言表示看不进散文名家的散文了。
虽然韩寒最后还是为此被骂,但让我也有勇气跟着去说:我也看不进去,尤其是那些写景抒情的,因为文中常有太多的“我”本人——“我”看到的,“我”感受的,“我”顿悟的。
成年的大多冷硬理智自私,自己内心有细腻的感情、思想,但并不陌生人的情感和所见所想,对别人兜售生活感悟的行为也有反感。
这里没有批判的意思,因为这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我还是重度患者。
初中还是高中学过一篇重点课文《荷塘月色》,里面我最就是引用的梁帝的采莲曲,到现在还记得。
[这个大括内的可跳过。采莲曲: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倾船而敛裾……最后一句想不起了。这种格律之美我忍不住反复去看,不知不觉就背了下来。尤其那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到现在还时不时会在我脑子里蹦出来。就像歌,不用学也能熏染会。]
而前面要求背诵的那部分,我当时硬着头皮背了,现在早已毫无印象。
文章写的好不好?好,真真是极好的。
那么为什么不想背,甚至看都看不进去?因为我不关心你那位看到了什么美景,我可以花一整天听你给我讲故事,也不愿花一分钟听或者看你给我描绘风景。
荷塘月色这篇重点课文当时是用ppt讲的,看过再看文字,更感觉文字传递的效果和效率还是远不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见写景状物类散文了。
对此,家人表示:你不能这样说,就好比现在有了ay,为啥黄文还有市场呢?因为黄文给人想象的空间,这是比不了的。
我说:不一样的,情色很大程度上还有一个“情”字。一旦涉及情,文字就很有可能比描摹得更加生动高明。而景没有情,我从没感觉哪个大师写景能写得比专业拍出来的照片还生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杠精随笔》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