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派系动摇,制度派开始反攻
潇湘省,冬意正浓。
但这场由“制度推进办”掀起的风暴,却让整个官场温度陡降。
在江陵、岳西、昌州三地督导点名之后,多个地市的市委办公室、组织部会议室内,气氛都变得异常紧张。
不少干部私下揣测:
“这不是一轮制度推进,这是一次权力重组。”
因为人事,就是政治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而现在,这些“推进制度”的文件、调研、督导、问责……都在迅速触碰每一个人的利益核心——岗位、前途、话语权。
衡洲市组织部。
副部长朱绍林走进办公室时,桌上摆着三份调令申请。
三名中层干部主动申请调岗——理由是“适应制度改革,接受组织调整”。
他一边签字,一边皱眉。
这些人不是制度派,也不是李一凡的人,更不是省委空降干部。
相反,他们是本地派系中的“调和中层”。
但现在,他们率先“倒戈”。
朱绍林知道,这不是态度转变,而是官场嗅觉本能反应:
“制度已成风口,谁不表态,谁就出局。”
而这三人不过是第一波。
制度推进办收到反馈后,内部评价很一致:
“风向变了。”
“不是因为干部觉悟提高,而是因为他们终于明白——这次真不是演戏。”
省委组织部立即着手推进“干部画像系统”的更新换代,重新标注干部政治倾向、制度配合度、公开反馈行为。
在画像平台上,新增了一个新指标:
“制度适应度(d值)”
这个数值不是拍脑袋,是以干部在组织会议上参与度、制度培训打卡率、改革配合事项完成率三项打分,再综合同级比值动态生成。
数据冷冰冰,但背后的逻辑清晰得可怕:
——谁真在干,谁真在拖,看数据就知道。
赵建国在省委例会上听完汇报,轻轻吐出一句:
“我们,不是在搞官员考核,我们是在改造权力基础。”
“地方派系最怕的,是‘一刀切’。”
“但这一次,就是一刀切。”
与此同时,岳西组织系统出现震动。
省委督导组尚未离开,当地政法委副书记彭景涛,主动向省委巡视组提交了一份《关于本市制度执行隐性抵抗问题的个人情况说明》。
在这份材料里,他详细罗列了:
?
本市组织系统内部某副部长私下发言“制度就是风头”;
?
部分区县书记通过“会议形式”故意规避轮岗节点;
?
某区人社局局长将制度打分系统“线下评分”伪装为“群众意见汇总”。
报告没有冗词,甚至连自己也坦陈“曾有观望情绪,但在省委督导组到来后转变认知”。
这份报告被送到省委后,引发震动。
不是因为爆料有多震撼,而是因为有人开始“自保式揭发”。
这是官场变化最直观的标志之一:
派系不稳了。
赵建国收到这份报告后,当即做出批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森趣阁【sen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