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猫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森趣阁senqu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陆翊带着诸葛亮、贾诩、陈宫、钟繇、陆逊等人在城外等了没有多长时间。

看着这次凌统将城墙上的帅旗拔下来,扔下城墙,朱然插上吴国的帅旗,陆翊微微一笑,朝着身边的诸葛亮、贾诩、陈宫、钟繇、陆逊等人道:“进去了!”

南宫雁、施桓、高顺和许褚带着陷阵营重骑兵簇拥着陆翊,走在最前面。

大军一路开进城内。

赶到王府大殿的时候,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袁尚早已经在城墙上被分尸了。

其他将士,见袁尚被杀,纷纷立马投降。

陆翊赶到王府之时,整个王府都被封锁了起来。

陆翊站在王府的门口,转过身,扫视着其他将士纷纷汇聚:曹操、刘备、吕布、诸葛亮、贾诩等人。

他们都以一种热切的目光看着陆翊。

陆翊笑着看着他们。

此次邺城被攻破,没有历史上的曹丕,没有屠城。

但是,天下已在手。

陆翊朝众人伸出手道:“诸公,跟孤一起进去!”

邺城被破,陆翊派出徐盛、周泰、凌统、周舫、朱然等人分别带着袁尚的部分尸体,赶往各处。

其他冀州的城池顿时纷纷投降。

倒是也碰到一些顽固抵抗之辈。

不过,面临着被大军围城的局面,他们最终也都选择了自刎。

陆翊在邺城呆了近十天。

这十天,他处理了邺城城内被抓的各个赵国文臣武将。

淳于琼被他直接斩杀。

此时,数个士兵押着审配赶到。

审配被五大绑着,一脸桀骜不驯地撇过头,不看陆翊。

陆翊没有直接劝审配投降。

历史上的审配压根不投降。

陆翊一直深刻地记着他的那句话:“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陆翊只是从案几上取过一幅画。

这画是他让陆逊、诸葛亮、司马懿三人联合画的。

画的是邺城被攻破后,邺城城内的情况。

虽然邺城被攻破,但是,吴国的军队并没有对邺城进行血腥屠戮。

相反,邺城依旧一片祥和。

除了城防军被换,其他的,几乎没有动作。

城内的各处街道,店铺,依旧一副欣欣向荣的画面。

示意陆逊和诸葛亮到自己身前来,陆翊让他们展开画,对审配道:“审公,这是孤让人这两天画的邺城图。”

说完,亲自给审配解了身上的绳索,指着王府大殿外道:“如果审公不相信,可以到街上去看看。”

“孤现在很缺人才。”

“但是,孤一向不会强求。”

“如果审公到看了这邺城图,还想着离开,孤不会阻拦。”

审配皱着眉头看向诸葛亮和陆逊展开的图。

好一会儿,他才转身就走。

大殿上,曹操见状,就要拔剑而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