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提出了先破曹仁,再攻江州的方案。

理由有三个:曹仁离开了僰道,可以野战而胜;江阳离符节不过百余里,是去江州路程的三分之一;击败曹仁,成都门户大开,益州腹地唾手可得,可以推行新政,以益州之粮给军,减少补给困难。

从兵法上而言,也没有不取背后之敌,先攻坚城的道理。

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孙翊与诸葛亮相视而笑。今天这个局面,他们已经有所预料。荀攸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显然不熟悉——或者说不屑于遵从大吴关于军谋制度的,根本没有给邓芝等人讨论、发言的机会。

一旦荀攸隐退,周瑜身边的军谋力量会有一个明显的断层。这是天子一直警惕的,但荀攸显然没当回事,而周瑜本人也没有放在心上。

诸葛亮欠欠身。“荀君,亮有一疑,还请荀君指教。”

荀攸微微颌首。“请诸葛军师直言。”

“周大都督也好,右都护也罢,将来都是要征伐海外的,在座诸君想来也不甘心解甲归老,益州不过是演兵之地。如果先取成都,只剩江州、鱼复数县,万一曹操主动请降,那可就没有练兵的机会了,会不会有些可惜?”

贺齐、祖郎无动于衷,邓芝等人当日却是听到诸葛亮与荀攸问答的,也等着这样的机会,只是不敢主动发问,听得诸葛亮提出这个疑问,立刻投来支持的目光。

荀攸愣了一下,暗自惭愧。他眼里只是战事,却忘了战事只是手段,锻炼将领、军谋才是根本。

“诸葛军师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诸葛亮笑道:“亮闻陛下在巫县,命诸将轮流上阵,与曹操交锋,两个多月下来,诸将皆受益匪浅。或者,我们也可以效仿陛下之法,由周大都督和荀君坐镇中军,诸将出击,以夏侯惇、曹仁为砺石,检验一下这几个月的练兵成果,再演练一下诸部协同作战,取长补短,互相增益。”

贺齐点头附和。如此一来,他也有机会像朱桓、纪灵一样指挥两三万人的大战,而不是只有本部数千人马。对一个将领来说,能不能指挥万人甚至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事,这是一个分水岭,有人可能一辈子也跨不过去。有这样的机会试试身手,还有周瑜、荀攸在一旁指点、掠阵,当然是再好不过。

祖郎也表示赞同。虽然他之前做山贼时,也常有指挥几万人的机会。可是指挥那些乌合之众作战,与指挥训练有素的吴军作战,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周瑜也觉得有道理。孙策让他指挥这场战事,本身就有让孙翊见习的意思。孙翊本身已经是指挥两三万人作战的大将,只是经验有限,要他再带一带,就像孙策亲自指导孙尚香取河东一样。

从军征战,虽说天赋很重要,有没有人指点也大有不同。

就他自己而言,他也需要这样的机会来历练麾下将领,将来远征天竺,不可能每战都由他自己亲自指挥,贺齐、祖郎等人率部独立作战是避免不了的事。

周瑜与荀攸商量了一下,采纳了诸葛亮的意见。作战方案不变,只是增加了一个练兵的目的,将主要的任务分割给贺齐、祖郎、蒋钦为首的几名将领,荀彧、诸葛亮则负责指导邓芝等军谋按照吴军作战准备,强化军谋的参谋作用。

对这个决定,邓芝、魏延等年轻人最为欢迎。经过这样的一次大战,他们能收获更多。

荀攸也有意识的调整了自己的做事方法,将更多的发言机会留给邓芝等人,由他们来设计作战方案,然后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弥补他们的不足。

这样的事以前基本没出现过,他们多少都有些不适应,大家都有些尴尬。好在有诸葛亮在一旁协助、斡旋,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会,很快就体会到了其中的益处。

很多时候,心里的想法有没有说出来,能不能经得住别人的质疑,区别还是很大的。有些想法看起来很不错,却可能是自己一厢情愿。有些想法看起来荒唐,根本没有可行性,却可能是自己没想到那个点,别人或许只是一句话,就能解决自己想不通的事。

总而言之,集思广益对每个人都有用,只是多少而已。

反复讨论了作战方案后,周瑜命蒋钦留守符节,防备夏侯惇去而复返,然后全军赶往江阳。

之所以留下蒋钦,是因为蒋钦在孙策身边多年,从一开始就是这种作战方式,之前的战绩也证明他早就是一名合格的万人将,可以独当一面。

与此同时,周瑜传书黄忠,通报自己的作战方案,请黄忠先完成对江州的牵制。他将在击破曹仁后,回师江州,与黄忠并力,围攻夏侯惇部。

周瑜又传书左都护孙尚香,请孙尚香提供一部分骑兵。平原野战,骑兵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追击的时候。周瑜只有百余亲卫骑,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曹仁却有一个骑兵营,大约有千人左右。

以曹仁的用兵习惯,不可能不利用这几乎是唯一的优势。

——

曹仁站在地图前,半天没有动。

夏侯惇撤出符节之前,给他送了个消息。收到那个消息,他就预料到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他只是没想到周瑜和孙翊会合兵一处。

双方的兵力出现了逆转,再加上吴军的战斗力,正面作战,他几乎没有胜算。要想取胜,唯有出奇。否则就算他放弃江阳,撤回僰道,也是必败之局。

“永年,形势如此,奈何?”曹仁缓缓转身,打量着张松,淡淡地说道。

张松身材矮小,在曹仁面前像个未成年的孩子。他耸着眉,抚着唇边的胡须,同样淡淡的说道:“退守僰道,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曹仁转身,坐回席中,端起案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能有什么变?”

“等战机。”

曹仁瞥了张松一眼,欲言又止。他知道张松说的战机是什么,曹操已经有消息给他。张松是彭羕的好友,和法正的关系也不错,他自然也清楚彭羕在忙什么。

只是坐等未免消极。

万一彭羕找不到机会呢?

张松等的不是战机,而是投降的机会。

“永年最近可曾与尊兄联络?”

张松眉心微蹙,犹豫半晌后,点了点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森趣阁【senquge.com】第一时间更新《策行三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