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森趣阁】地址:senquge.com

的龙椅旁边,虽未发一言,但没人再能忽视她的存在。

人们仿佛看到,属于薛绍和太平公主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甚至不怀疑,神皇会传位于他们夫妇二人当中的一个。

武则天的第一道圣旨下达,罢黜原太子李显,改封相王李旦为太子。几位重要的臣工都加封了东宫的官职,比如狄仁杰加太子詹事,薛绍加太子少詹事。郭元振和薛楚加左右春坊庶子。诸如此类,许多的军政要员一同成为了太子东宫的佐官。

其实,东宫官职本身的职事和品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一旦太子登基,东宫的这些官员都会成为新君的左右臂膀。

圣旨一锤定音,所有的猜测与谣言一并止歇。

与之对应的,朝廷的人事任命,也要不可避免的发生重大的变化。

武三思与宗楚客及原来的太子东宫加在一起,几乎就是大半个朝廷。如果再加上张易之的势力,那就更加了不得。现在这四个人全部完蛋,他们的党羽真要彻查起来,整个朝堂都要为之一空。大周的国家机器,也要陷入瘫痪。

因此,暂时只能抓一些典型的巨头来进行处理。日后,再慢慢的肃清余毒。

武则天颁布的第二道圣旨,就是办的这件事情。首先就是召狄仁杰回朝辅政拜为凤阁内史令即中书令,取代宗楚客的位置首辅朝政。凤阁侍郎兼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姚元崇,被提为同凤阁莺台三品,意思大约是从副宰相提为了正宰相。同时,原御史中丞宋璟被提为御史大夫并加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入阁辅佐姚元崇一并理政。在狄仁杰回朝之前,政事将以宰相姚元崇和宋璟领头打理。

这道圣旨引起了大家的疑惑,为什么不是薛绍来领衔政事堂呢当此之时,谁又能比薛绍更加适合成为当朝第一宰辅

那么第三道圣旨,就值得大家震惊了。灭了突厥汗国凯旋回朝的薛太尉,非但没有升官,还因为斩杀朝廷御史而被削去了原来的夏官尚书之职,改由郭元振接任。削去右卫大将军之职,改由薛楚接任。他的爵位也由国公降封为县侯,只留下了太尉和太子少詹事这样的虚职。

这道圣旨一出,满朝惊哗。

薛绍却是淡定无比的出来接旨,并谢圣上不杀之恩。

站在武则天身边的太平公主也是宠辱不惊,丝毫没有给丈夫打抱不平的意思。

只有姚元崇等少数人第一时间就领悟过来,神皇这是有意贬谪薛绍,好让新君对他进行大力提拔。不这样做一下样子,早已位极人臣的薛绍如今立下了惊天奇功,那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新上位的皇帝没有什么可以给薛绍的东西,只会惴惴不安惶恐不可终日,这明显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武则天就趁着自己还在位,违备众愿扮演了一回大黑脸,非但没有奖赏功高盖世、并救了她一命的薛绍,反倒把他贬了一通。这怎么看都是昏君之举,是要承担很多骂名的。但她这么做,却是给新君铺好了路,有利于新朝的稳定。

骂名自己背,好处后人得,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胸怀。这与她一惯的风,完全背道而驰。

姚元崇等人已经意识到,神皇是在竭尽全力的做好权力移交的工,为此不惜一切。

薛绍则是心想,这或许也正应了她说的那句话,“这天下终究是百姓之天下,万民之天下”。看来她不是说说而已,现在,她是真的站在了国家与万民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权力曾经给了她无上的荣耀与辉煌,同样的,权力这张大网也曾经束缚了她五十年。今天,她终于放下了,也解脱了。

这或许,也是一种得道吧

马上,朝廷就举行了太子加封的典礼。原来的皇嗣现在的相王李旦,被薛绍等人从相王府迎请出来入主东宫,同时监理国政。武则天退居后宫,不再理会任何朝政。

虽然还没有正式传位,但女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薛绍虽然不是宰相也不是将军,但他以太子少詹事的名义每天陪在李旦的身旁,帮他处理一切军政要务。

其中一项要务最为打眼,那就是前太子李显的生死问题。

神皇没有明确表态,说让太子和宰相们去商议。大家心里清楚,没有表态其实也就是一种表态,以神皇的性格早该把太子大卸八块,但她没有。这或许也就意味着,神皇并不想杀李显。

她不希望自己快要老死的时候,还杀掉自己的一个儿子。这或许不是一位帝王该有的心术,但却是一位母亲临死之前发出的最后请求。

虽然大家心里有了这样的猜测,但决定终归是要有人来拿。这个任务首当其冲的,该由现太子来完成。

刚上位的李旦哪敢独断专行的处理这么大的事情,宰相们又各执一辞仿佛都有道理。李旦心里清楚,这件份量极大的事情的决定权,既不是他也不是宰相,反而是没有拜相的薛绍与不在朝堂的太平公主。

于是,李旦以家宴的名义,把薛绍和太平公主请到了东宫,想私下听取他们二人的意见。

薛绍和太平公主也想看一看,这位新上位的相王,对待自己的手足兄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于是他们应约来到了东宫。

李旦很好的把握了分寸,家宴就是家宴,没有闲杂人等,也没有太大的排场。只有李旦本人和他的妃子,以及他的几个儿子到场。

太子半君,薛绍和太平公主拜过了太子李旦,李旦马上就让他的儿子们前来拜见姑姑和姑丈。

永平郡王李成器是头一个,他比薛麟稍大已经成亲了,两人曾是儿时的好玩伴,少年时代的好朋友。

薛绍看着他就呵呵的笑,“永平王从小就儒雅博学谦逊礼让,长大了更是丰仪伟器卓尔不凡,比我家麟强多了啊”

太平公主也是一番赞许,都说得李成器难为情了。

这番话明显是弦外之音颇重,李旦一下就听出来了。薛绍这是在为下一代考虑问题,他希望李成器和薛麟将来能够携手并进。言下之意,不就是希望李成器能够成为太子么

轮到了李隆基。这小子长得还算好看,举手投足之间也没毛病。但薛绍不能不联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这小子长大了以后搞政变可是一把好手,杀韦后杀李裹儿杀太平公主杀上官婉儿,貌似尤其善长杀女人。当然他也特别善长玩女人,风流帝王的名声传至千古,杨环更是伴着安史之乱在中国的历史上赫赫有名。

“临淄王。”

薛绍看着他觉得很有意思,“你最近,还好吗”

李隆基有点愣,太尉都没怎么和我大哥言语,为何拎着我问了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李隆基不知如何回答,只道:“有劳姑丈挂念,侄儿最近一切都好。”

“你要听话,别淘气。”

薛绍淡淡的道,“你父亲和你大哥以后都会很忙,你不要给他们添乱,知道吗”

“谨遵姑丈教诲”李隆基的冷汗都下来了,心说难道我在外面成天打猎、聚赌嗜酒、豢养舞妓、私生孩儿的这些事情,被人告发到朝廷之上,连薛太尉都知道了惨了惨了,我这些小辫子已经落到了别人手里,我以后哪里还有好日子过呀

李旦听到薛绍这话也是心中大为一紧,自己的儿子自己心里清楚,李隆基聪明过人但极度贪玩,花天酒地胡非为那是一样都不落下。想必他的一些行为已经引起了薛绍的不满,以后一定要严加管教,严加管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极品驸马》转载请注明来源:森趣阁senqu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5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