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听到后,眼中异彩连连,赞叹道:“太子所言甚是,这西域各国的人,实际上是狼子野心。尤其高句丽国,更是极为狡诈的。昔日在大隋时,高句丽国遭到攻打,屡屡投降,但实际上又屡屡背叛,完全是自立的样子。他们的归附,他们尊奉大唐,实际上是迫于无奈。因为我大唐的实力强,他们才尊奉大唐。一旦大唐的实力衰弱,他们甚至于,会直接攻伐大唐的。”

李承乾道:“父皇,儿臣赞同舅父所言。”

李世民也是点了点头。

脸上有赞许神情。

ii咦,少了一段!喜欢请大家收藏:()更新速度最快。iiid="c2"

李承乾给出的答复,令李世民很是满意。

李世民再度道:“太子,眼下大唐如果要继续出兵,你认为,从哪里进攻最合适?”

dfn靠,又少了一段!,最快更新!dfnid="b6"

李世民道:“为什么?”

李承乾说道:“原因其实很简单,这高句丽方面,一贯是不服王化的,而且高句丽所在的区域,也就是新罗、百济。即便是他们抱团,要覆灭他们也不难。”

李世民颔首道:“这一事情,你可愿意负责谋划。”

“啊!”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ab

id="c1"

这是令李承乾错愕的。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安排他负责这一事情。要知道,这可是一国的战事,国之大事,那是不容有半点儿戏的,更是不容出任何差错的。因为一旦有半点的差错,有半点的错误,就会影响到整个大局。

李世民看到李承乾错愕的样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说道:“怎么,不敢吗?”

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希望儿子成才。

更不担心李承乾功高震主。

或许李世民不曾看到世界地图时,一旦李承乾成长过快了,早早就已经在朝野中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威望,李世民会有一些想法,也会有一些忌惮。毕竟当年的他,就是掌握了足够的军权,然后靠着兵变一鼓作气,便逼迫了李渊退位。可是如今,李世民是真的不担心。

最关键的,还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确实是李承乾本身,就是一个秉性敦厚的好孩子。这样的一个孩子,不可能做出兵变的事情来。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李承乾跟在王灿的身边学习,眼光和志向都早已经不同。一个放眼于全世界的太子李承乾,不会拘泥于国内的局势,肯定会寻求更多,会把目光看向远方,会希望把大唐的旗帜,插到其余的地方去。

在这一个前提下,李世民很放心李承乾。

这一刻的李承乾,不曾因为李世民的激将,就立刻答应对付高句丽的事情。他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动,快速的思考着,许久后,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要接下对付高句丽的事情。那么,儿臣能有哪些人辅佐,能调动什么物资,能调动多少兵力呢?”

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话,更是捋须一笑,他有些得意的看向长孙无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