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一^六,八^看,书^首^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co3

两人下山来,将毛驴牵出山洞,又将行李和佩刀驮在驴背上,从松林里边走。

.走了一阵,那毛驴灵性大发,不用人牵着,反而走到前边。这毛驴平时就用来出山驮个米面油盐,走得熟了,自然认识路。出了松林,莫由之驻脚道:“师弟,我不远送了,此去路上多加保重。”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形似龟甲,宽及尺许之物送给他。

杜云自然识得,此物本是松林里的温泉之中,与那沉香木相生在一起的。二师兄偷偷在里边洗澡,偶然得之。这‘龟甲’坚硬如钢,不,比钢还硬三分,刀剑斫在其上也毫发无伤,倒教刀剑崩口。却又轻如木片,不累于身,用来作护胸甲没有更合适的了。见二师兄割爱,杜云睁大眼睛说:“二师兄,这哪使得!”

莫由之笑道:“本就是身外之物,今日你去,怕要遇些险厄,我等又不在身旁,更要多自珍重。”

杜云知他拳拳心意,便接了过来。心中又不舍,说道:“二师兄亏得与我要好,竟要离别。”

莫由之说:“总有相见之时,师弟莫要恋恋不舍。”

杜云收住心神,趁着天早,别过二师兄,独自上路而去。

走出这荒僻地界,渐渐看到人烟,山间也有了小路。开始时心情畅快,只觉天高地阔,远山如黛,走得久了又觉着无聊。见路上无人,于是反骑上毛驴,头戴一顶蓑笠遮阳,脚垂着,从裤管里露出一截小腿来,因着人高驴矮,脚尖都快碰到地了。双手捧着一只埙,在嘴上吹来,‘呜呜’之声悠悠扬扬。

走到黄昏,来到一个集市,平时他们师徒就在这里采买粮食、布匹。他在集市上找了家局狭的食肆,吃了些粗淡饭菜,打了茶水,又在四下逛了逛,买了干粮,这才继续上路。他曾随师父外出云游,来往于扬、徐二州,也读过《九州地理志》,虽然不能祥识天下地理,但大致方位是不差的。从所在的临海郡往北到会稽郡,而后吴郡,再往北即是京城所在的丹阳郡,如此行走不消半个月就能赶到。荒山野岭,免不了风餐露宿,直行至星月满天,才寻了处干净土坡歇息,于是将毛驴系在旁边树上,又去寻了些枯枝干柴,生了火,从驴背上取下草席铺在地上躺了,对付一宿。

如此行得两三日,一路穿州过府,人烟渐稠。一日来到吴县,见城门高大,百姓出入不绝。城门前有兵丁把守,墙上贴着告示,言及守则,卯时开城门,戌时关城门,不得持弓箭入内,百姓不得于城中驰马云云。

此乃是吴郡治所,豪门富户云集之地。杜云牵着毛驴走在街上,见人来人往,不少人穿绸着锦,好不热闹。路过一家面馆,屋里热汤香味飘来,他不禁摸摸肚子,站住脚,朝店里瞧了瞧。招徕客人的堂倌见一高大少年站在店前,手里牵着一头毛驴,虽衣着寒酸,但能骑毛驴的也不是穷人。忙上前招呼:“这位客官,可是要吃面,店中正好有座。”其时,南朝缺马,马匹多充作军用,虽豪门大户也有养马,但只为己用,因此其市价昂贵。虽然毛驴的价格虽然不及马匹,但寻常人家更愿养牛作为畜力,所以骑毛驴者少。杜云见堂倌相迎,便取了佩刀、行李,将缰绳递给他,径自进店里去。堂倌将毛驴系在店前檐柱上,又站到门前迎来送往。

杜云叫了碗猪肚面,也不贵,不过三文钱。正吃着,听见一人喊道:“来碗牛肉面!”一口浓重的北方官话。堂倌作揖道歉:“客官,小店可没有牛肉,倒是有羊杂,你看如何?”此地牛肉多是牛老死了,才能杀来吃,稀缺得很。

那北人皱眉道:“哼,罢了,罢了,多放些葱!”堂倌听了,诺诺而去。杜云瞧在眼里,偷看那人,怕有四十来岁,白面青须,生得虎背熊腰,浓眉下一双大眼,目光凌厉如刀,鼻直而口方,头戴一顶纱帽,身着紫色胡袍,分明一个燕赵之士。那人坐在角落,身旁靠墙倚着一根长棍,用黑布包着。似乎已察觉杜云在看他,便望将过来。杜云见他目光来,忙低头吃面。不想那人却走了过来,近到席案前,拱手对杜云道:“这位少年郎可是从北方来。”原来他见杜云长相不凡,又生得高大,不似南人,便来相问。

杜云不敢失礼,忙起身回礼,答道:“在下是此地人,并非从北方来。”

那人略感意外,看着杜云案上的佩刀道:“足下会使刀?”

杜云笑道:“防身罢了,却不会使。”方今天下不靖,客商随身携带刀剑实属平常,此人问起倒是奇怪。

那人点点头,又转身回去坐了。

看着那人背影,杜云收住笑容,又坐下来继续吃面。他虽然年轻,但也知道防人之心,何况他二师兄如此谨慎,必然言传身教。再者杜云并非堂堂君子,也无书生意气,骨子里诸多叛逆,又得师父放任,自然不会把别人面上的好意和一时的善言善语放在眼里。

吃罢面,摸摸桌上的刀,记着要去修补,正好这吴越自古以来便善造兵刃。他找掌柜结了账,顺便问了客栈和铁匠铺,得知客栈去处,又知西市有数间铁匠铺。从面馆中出来,一路行走,果然寻着那间客栈,将毛驴留在客栈里喂食,持了刀去西市。

一路寻问路人,到了西市。又见有告示,不得宰耕牛,违者斩刑。街旁有巾、帽铺,里面摆着各色头巾、帽子。他从没戴过帽子,只有一条黑布纶巾,还是从师兄的旧袍子上裁下来的,平日里在发髻上簪一根木簪了事。走不多久又见街边有卖鞋的,脚下早不得劲,瞧一眼脚下的芒鞋,草绳已断了,破旧得很。巴巴的看了看摊子上摆着的绵布鞋子,想着包袱里还备有一双草鞋,便忍住不买。待听得叮叮当当的声音,终于看到一个铁匠铺在那街角,铺面不小,两个掌锤的,又一个生火。杜云上前问道:“铁匠,我这有把刀需要修补,方便吗?”

一个看来是店主的,一手挥着铁锤,看杜云晒得黝黑的,又短衫破鞋,不禁皱眉道:“本店只打大件,不做修补,你还是去别处问问吧。”

杜云瞧他面色,知他欺贫爱富,自不愿多说,再去寻找。

来到一个僻静街道,见中间有间铁匠铺。那铺子不大,被炭火熏得漆黑,只一间屋子,屋外垒着一个大火炉,正烧着火,旁边的木架上摆着各色打好的铁器,也有刀剑在内一个老铁匠正叮叮铛铛的打铁。那铁匠怕年已半百,胡须斑白,满额的皱纹,穿一件打着补丁的灰白布袍,袒着右臂,那臂上筋肉虬结,也不知挥了多年的铁锤。

杜云取下佩刀,走到铺子前面,对铁匠说:“老铁匠,我这有把刀,需修补修补。”

铁匠抬头来看,见这少年生得高大,浓眉大眼,不禁暗自称奇,倒不以他穿着为意。一口北方言语道:“你拿来我看看。”等杜云抽出刀来,再看,那刀比寻常的刀要长三分,刀柄可握双手,刀身乃是精钢打造,不过已卷了口,那刃上还有个崩口,便道:“这刀用的好料,我需寻些精铁,修补作价四十文钱,明日再来取吧。”

杜云连刀带鞘放在木架上,自怀里取了六十文钱,伸手交给铁匠。

铁匠见他豪爽,却不接钱,说道:“待修补好了再给钱。”这自是生意上的规矩。

杜云听他如此说,又收起钱,笑道:“好,明日就明日。”说罢转身就走。

走了一截,见当街之中正围着一群人,耳里又传来吵闹声,不知发生何事?他走近去看,好在人高,目光越过别人头顶,看得清楚。只见人群围成个大圈子,里边五六个人正在吵架,地上躺了个人,肩头上插着一把匕首,渗出血来。其中一人穿着皂色绔裤,斜戴纶巾,右手提一把杀牛刀,左手指着对面的人骂道:“你这驴蛋,杀了我兄弟!”

对面的人衣着交领灰袍,蓬着头,布帽掉在地上,两手空空,目眦欲裂,赤着脖子大声道:“他分明还活着,你看他还哼哼!”

杜云看地上那人,果然还在“哼哼”,心道:“原来是两拨市井无赖在打架。”他想的不错,这些人都是此地无赖,那提牛刀的人叫李黑,帽子被打落的人叫卢旦。两拨人为争这集市上屠猪宰牛的生意时常相斗,不想今日竟以刀伤人,此事若坐实罪责,两拨人不光生意没了,还得被官府打板子、下牢狱。

.

又听卢旦身旁的人帮腔道:“你这兄弟是脚下打滑,自己撞到匕首上的,不要赖人!”

李黑嘿嘿两声,冷笑道:“你且过来,让我砍上两刀,莫说是爷爷砍的,是你自己比做猪,凑到爷爷刀下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乐文中文网】《青仙问道》《谁教你这么御兽的》《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回到过去做财阀》《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三零中文网】《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